读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心得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系列采访实录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,这是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,其中既有同他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,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,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。将书看完感触良多、心得良多,我更进一步了解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期间的艰难经历,深刻体会到习总书记过人的毅力、高超的智慧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决心。《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》对我产生很大的正能量,对我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产生巨大影响,我受益匪浅,特此写下心得。
一、踏实学习,勇于思考
1969年1月13日未满16岁的习近平同志作为北京知青,前往陕西延川县梁家河村插队,到农村去再学习。据后来赵华安、张春富两位同志描述,近平同志当时作为梁家河村下乡知青中年纪最小的,给所有人印象最深刻的是,背了两个沉甸甸的箱子,里面全是书,近平同志总是利用做农活间隙、晚上的时间看书。“近平同志为了找到歌德的《浮士德》,跑了三十几里路才借到手。”即便身处困顿,习近平同志始终没有失却对知识的渴望、对人生的信念,直到后来总书记到正定、福建、浙江、上海乃至中央都有爱看书的好习惯,不断从书本中汲取养分,充实自己。出口成章、满腹经纶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,正如书中描述“近平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”,近平同志在梁家河村的打磨锤炼中通过学习和思考,积蓄成长力量,了解民情、体察民情,也正是梁家河的经历为习总书记的基层经验打下了厚实的基础。
二、工作认真,为民谋实
作为知青下乡时,习总书记作为年纪最小的,却踏实、沉稳、有担当,性格内敛,说话有理有据,当地村民描述近平同志对待工作实实在在,没有什么虚头巴脑的东西。“近平教我写名字”“近平开会时我们不瞌睡”“近平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”,梁家河村民“铁姑娘”高小梅回忆这些淳朴而亲切的生活点滴。 1974年1月8日《人民日报》介绍四川推广沼气的报道后,引起近平同志的关注和兴趣,结合梁家河村的实际情况,近平同志主动组织参加到四川学习沼气的代表团,学成归来后,近平同志带领梁家河村民建设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。近平同志在梁家河的工作生活,让乡亲们得出了一个结论:“近平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”。近平同志从梁家河的经验中了解基层民众的疾苦,从而培养实事求是、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,协调处理村里各类事情,不断提高处置复杂问题的能力。到艰苦环境中去打磨,能在实践锻炼中沉淀自我、磨练意志、陶冶情操、提升境界、增长才干,为走好人生道路沉淀和积蓄力量。
三、生活简朴,公正无私
近平同志作为知青刚到赵家河第一顿饭是在村民聂瑞兰家里吃的,“当时煮的是面条,里面打了个鸡蛋”吃完后,聂瑞兰不愿意要钱,近平同志偷偷将1近2两粮票和3毛钱压在碗底,习总书记就是这样融入群众中又不拿群众一针一线。习总书记无论是在七年的知青生涯中、还是在之后哪一级领导岗位中,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,当时作为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习仲勋同志的儿子,近平同志放下大干部子弟的身份,入乡随俗,同村民一起艰苦生活。2002年,近平同志发表一篇回忆文章《我是黄土地的儿子》,里面讲述了知青岁月中的“四大关”,就是“跳骚关”“饮食关”“劳动关”“思想关”,这是深入基层的体现。近平同志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,学挑担、学打谷、办夜校、传知识,生活作风简朴,成为地地道道黄土地的儿子。7年的知青岁月中,近平同志融入基层,服务基层,用汗水为梁家河村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。
四、思想上进,知晓感恩
“到梁家河村不久后,近平同志听周围人说父亲以前一位部下在乞讨,毫不犹豫将饭票和自己衣服给他”“好友王燕生读师范时,近平将自己的军大衣、30斤粮票送给他,让他出门在外用,30斤粮票相当于一个壮劳动力一个月的口粮”“近平同志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,多次帮助梁家河的百姓”近平同志始终把老百姓装在心里,懂感恩,热心服务于周围的群众。在梁家河当支书时,为村民谋福利,在福建、上海等地工作时,从来不忘记梁家河的村民,对于梁家河有困难来找他帮忙的群众,从来都是不遗余力,伟大的心-成就伟大的人。梁家河的岁月中,近平同志作为当时众多知青中的一名,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,他立足群众之中,脚踏实地,把心交给群众,被梁家河百姓所认可、所信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