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到处寻找安宁,却无处可觅,只有在独自阅读一本小书时,我才得到了安宁。”
每当烦躁的时候,总会想找到一样东西,能够让我静下心来。那时候,便会想到——书。至于书为什么能够让人静心,想来,应该是由书的特质所决定的。
作为一个学生,从小到大的二十多年时间内,书是当之无愧的离我们最近的东西。也正因为此,书对我们的影响便尤为明显和深刻。
不能否认,书带给我们的最首要的便是书中的知识,不同的书所能给我们的知识和意义也各不相同。古人言:“富家不用买良田,书中自有千锺粟;安居不用架高堂,书中自有黄金屋; 出门莫恨无人随,书中车马多如簇;娶妻莫恨无良媒,书中自有颜如玉……”或许,这就是书之“博才”吧。
书之“博才”,就在于她能告诉我们许多我们所不知道的知识,她用各位各样不同的方式带领我们傲游知识的海洋。“富有诗书气自华。”古人以诗书丰富自身,以知识完善自我,用笔墨描绘一个人的气质。“书读百遍,其义自现。”义之所及,心之所得。随着所读的书越来越多,腹中的墨水也在不断的增加,心中自有丘壑,文采便能油然而生。而随着心中丘壑的不断宽广,因为一些小事而情绪波动的情况便会越来越少。
而这,便是书的“谦虚”所在:“书是灵魂最好的麻醉剂”。她麻醉了我们的灵魂,麻醉了我们灵魂深处那一抹对尘世喧嚣的好奇和探索,麻醉了我们心中身处闹市的躁动与不安,独留下一抹宁静和自然。她的“谦虚”,只有在细细“品味”之后才能发现。如果哪日,当你拿到了一本足够吸引你的书,那么,接下来的事情就不难猜测了。我想,你一定会在捧起书的一刹那便再也不想放下,你会渐渐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;甚至,你会为了她,忘却今日你要做的事情,屏蔽了周遭的喧闹,独留一颗宁静的心去细细品读。
“外物之味,久则可厌;读书之味,愈久愈深。”自然,书所能带给我们的也许还有尚待发现的部分,而这些部分想必定能带给读者一种又一种不同的感受。或许,这就是书的“迷境”。即使现在的我们尚不知道书中会有什么,可当我们“碰上”一本书,我们便会被书所迷,以致情不自禁的去期待书中的内容;去幻想书中可能发生的故事;甚至,即使我们已经品读过一本书,当我们再次去回味、去品读时,又会有不一样的收获。诚然,主观心态的改变必然会使所观、所感有所不同,但你又如何能说不是因为书本身的耐人寻味呢?此等“迷境”,也许就只有在反复品味时方能探知。
我想,读书,便是去探寻她的“迷境”,去学习她的“博才”;至于她的“谦虚”,则是最终我们所追求的。她的“谦虚”,不骄,不躁,她会在宁静中悄然改变一个人的内在。慢慢的,你会发现,你不再如原先一样急躁,不再因为一点点小事而忙乱,不会因为周围的喧嚣而烦闷。你会发现,许多你原先并不留意的东西开始渐渐进入你的视野,可以是一朵花,可以是一句话,甚至是一首诗,一个人。你在不知不觉间就学会了书的“谦虚”,你的心也就渐渐的宁静下来了。所谓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”也许就是这样。
刘向曾说过“书犹也,善读可以医愚。”然而,对我来说,书犹也,善读可以静心。
所以,人生在世,与其立于尘世喧嚣中烦闷不堪,不如择一宁静悠然之处,品一杯香茗,捧一本好书,用书香让你的心平静如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