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诸葛先生


致诸葛先生

  尊敬的诸葛先生:

  您好!吾乃是一名21世纪的中学生,早就闻阁下雄才大略,今特写此信一封抒发以下内心感受,还望先生多多指教。在下这厢有礼了。

  明人不说暗话,在下对先生在草船借箭里的才智和胆识实在佩服得五体投地。且不说先生知天文、晓地理,单说先生对人性的了解就胜于常人。在您之后的清朝的文学家曹雪芹说的好: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先生能将曹操谨慎、多疑的性格摸的如此透彻,确实非同凡响。当然,这也是先生此计成功的关键所在。

  您此计中的原因,也是此典故的重要人物之一的大都督周瑜,周公瑾。吾对此人印象不佳,总觉得此人小肚鸡肠,没有大丈夫气概,眼睛里容不下一粒沙子。也许这样评论大都督太偏激、太片面了,但人的第一印象往往决定着这个人对对方的主观印象与判断,一时之间很难改变。同时,不可忽略的是周先生的统兵才能,这点是不可否认的,他确在各大将帅中十二分出挑,但可悲的是此人英年早逝,韶华尽失。

  另外一位不得不提的便是曹孟德了,此人在后人编着的《历史》一书中可谓功过各半。但其文韬武略,不仅统兵有方,还在文学方面有所造诣,实为不可多得的人才。

  再说说先生的另一妙计,空城计。

  面对司马先生的大军,您从容不迫,镇定自若,一看就是驰骋沙场多年的老将,真让人佩服的无以言表。

  现在,人们总说三个臭皮匠,顶一个诸葛亮。我觉得此话对先生颇为不尊,十分想为先生鸣不平。但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中,而按现代规则少数必须服从多数,到头来真理还是在多数人手里,人云亦云就是这样堆积起来的。韩寒的话真乃一语中的。

 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听一个毛头小孩的絮叨。最后我还是要劳烦您回答一个问题:请问怎样才能在社会这层被污染的水中出淤泥而不染呢?希望您能多多点化。

  此致

  敬礼!